家有老年痴呆症患者 家属也易出现精神问题
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,据了解,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,65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为6.6%,已成为继心脏病、癌症、中风之后的第四位疾病致死原因。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来说,由于失智老人的辨识能力低、爱撒娇胡闹、有时还会动手打人,他们的家庭护理并不容易。在浙医二院精神科,刘微波副主任医师在门诊中就碰到了不少这样的患者,因为要照顾家里的失智老人,他们也出现了抑郁、焦虑的负面情绪,甚至一些人已经有了精神问题。
父亲患病自己也得了抑郁症
黄芳(化名)的父亲前年被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,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老年痴呆症。发病初期,症状比较轻,只是常常忘事。
黄芳为了让父亲的病情能够稳定,不去经常回忆家里一些旧的摆设事物,就索性花了三个月时间,对家里进行了全新装修。本以为能对父亲的病有帮助,但没想到,情况越发严重,父亲常常在他们上班之后自己走丢,一个月内光是派出所,黄芳就去了两次。
“我父亲的脾气变得特别古怪,白天坐在大厅的沙发上,也不跟人说话,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,他就‘撒娇’,不愿意回房间,为此我还专门请了一个护工来照顾他。”
黄芳说,护工没做到一个月,就忍受不了父亲的脾气不干了。“为了好好陪帮父亲,我现在已经跟单位请了假。父亲腿脚不好,我常常会给他捏一捏腿,老人不犯病的时候倒还好,一旦老人犯了病,不仅不让我捏,还会伸手打我。”黄芳一边对刘医生说,一边开始抹眼泪。
听了黄芳的讲述后,刘微波副主任医师对她进行了心理评估,发现她已经患上了抑郁症。
患者的猜忌会引发家属焦虑
“像黄芳这样因为照顾家里的老年痴呆患者而患上抑郁症的病人,在我们精神科门诊其实并不多见,但是出现抑郁、焦虑情绪的人却不在少数。”
刘微波说,得了老年痴呆症后,患者的情绪、人格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剧烈转变。刚开始时还可以理解和忍受,但时间一长,必定会对心理造成不良影响。
“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繁重琐碎,像黄芳的父亲日夜颠倒,行为异常,还会猜忌、攻击,这就导致了照顾者也要配合患者的起居,适应患者的情绪变化。日复一日长期操劳身体健康状况极度下降,这种疲惫的状态也会引发心理上的疲惫感。”刘微波说,美国曾经对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的调查显示,76%的照顾者出现焦虑,42%出现抑郁症状。
老年痴呆患者由于病情导致认知功能异常,照顾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就变得十分困难,同时照顾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回应和支持,内心往往承受着比患者更巨大的痛苦。
“如果是肿瘤病人、他们能够理解你是为他好,而老年痴呆症患者因为认知能力退化,他就跟你反着干,你越细心照顾,他越觉得你要害她。”刘微波说,这样长期以往,照顾者会越来越焦虑和抑郁。
照顾痴呆症患者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,由于需要长时间陪伴在患者身边,缺乏社交生活和娱乐活动,照顾者会更容易出现焦躁、愤怒等不良情绪。
●提醒
照顾者要先照顾好自己
面临这样一种长时间的压力,家属们该如何调节?刘微波提醒,照顾者应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患病的家人。
首先,照顾者一定要对这个疾病进行了解,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,包括对痴呆症症状的认识及护理技能的培养,能及时正确处理痴呆症的行为异常问题。
其次,懂得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,要会用一些方法来缓解自己的心情,在照顾家人空闲之余多和朋友聊聊天,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。
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常感到疲累,头痛或常患感冒免疫力降低;缺乏生活动力,也失去兴趣;常感无助、无力;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;对外界世界越来越抵触;注意力开始无法集中;失去生活的希望,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,就一定要及时上医院找心理医生协助。
●相关
这样鉴别老年抑郁症
与老年痴呆
刘微波说,两者在发病早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两种病症有时还是重叠的。比如出现健忘、情绪低落、反应慢、焦躁等。比如老年痴呆初期可能表现出抑郁症状,而抑郁症的老人也会出现老年痴呆。在现实生活中,往往因为家人没有注意正确区分而出现错误判断,导致延误治疗。
“区别两者首先可以观察老年人的情感表现,如果是抑郁症,那么抑郁症状持续较久,常伴有情感淡漠,忧郁寡欢,对外周环境兴趣下降,孤独感,易产生消极情绪,产生自杀行为等表现。而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绪虽然也会有抑郁的表现,但是更多的情况我们能发现,因为他的情绪变化多,不稳定,就像一个小孩子。”
刘微波说,除此之外,判断老年抑郁症还是痴呆症,可以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,比如你吃过饭了吗?抑郁症患者会懒得思考,直接回答“不知道”或不回答,而痴呆症的患者会仔细思索并努力回答你,虽然最后的答案并不正确。因为相对而言,老年痴呆患者的配合度比抑郁症患者要更高一些。他们想把事情说清楚,但是由于病情他们已经没办法正确的思考和表达,抑郁症患者则对答案非常清楚,就是懒得跟你说。
来源:青年时报